主要活动

位置: 首页> 特色活动> 线上跨界对话沙龙

特色活动

跨界对话沙龙活动回顾

9月11日,北京国际电影节·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隆重推出跨界对话沙龙活动,首场跨界对话沙龙围绕电影与文学议题展开。

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、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老师,国家一级编剧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冉平老师,该场沙龙学术主持、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老师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、著名作家梁鸿老师齐聚一堂,对文学电影化改编的特征、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电影化改编异同、非虚构文学与非虚构电影、文学和电影的艺术创作逻辑等议题展开探讨,在交流中为观众打开了新视野。

戴锦华老师在对谈中提到,文学和电影在叙事上具有相似性,但媒介和语言系统完全不同。电影美学革新和文学革新生发自同样的精神土壤,二者互相影响、彼此启发。

冉平老师认为,文学创作和商业电影创作有着各自的表意系统,文学作者向影视领域跨界时必须转换身份与思维,按照类型电影的套路进行创作和精准计算,而这往往对文学性造成伤害。

张越老师就非虚构文学和纪录片的异同发表了看法,并就影视作品的女性刻板印象问题与嘉宾们展开讨论。

梁鸿老师表示,电影评价需涵盖多个维度,商业电影的市场意义和艺术电影的思想性、影像意义均应被纳入考量范畴。

北京国际电影节·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邀请来自文学界、电影界的著名学者与业界专家展开跨学科、跨领域的对话,在深度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,从独特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,助推电影学术与实践的发展,不断打破思维界限,展望电影与文学互哺的未来趋向。

9月18日,北京国际电影节·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继续推出跨界对话沙龙活动。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老师,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、戏剧制作人王可然老师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知名学者、编剧田卉群老师等业界、学界专家齐聚一堂,与本场沙龙学术主持、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一道,围绕电影与戏剧这一议题展开讨论。

四位老师就戏剧创作与电影创作的异同、戏剧与电影表演方式的异同、戏剧与电影的本土化探索、戏剧文本的跨媒介转化、戏剧的大众化及其文化传播、戏剧电影与新媒介的互译、后疫情时期与电影的突破等议题展开探讨,在交流中为观众打开新视野。

王晓鹰老师在对谈中提到,电影在诞生之初借助了新技术的和戏剧的叙事手段,在讲述方式上与戏剧存在着天然的差异。电影用镜头、蒙太奇讲故事的方式,能够自由跨越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障碍,在镜头前把物质性内容和人之间的关系发挥到极致;戏剧则静守一方天地,在两小时内不间断地讲述世间百态,同时以人为中心,带领观众超越现实生活,在人物内心和客观世界之间穿梭,进行情感性内容的巡礼。王晓鹰老师希望,电影和戏剧能够各自挖掘自身媒介的潜力,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艺术享受与审美体验。

王可然老师认为,戏剧有一定的抚慰灵魂的作用,能够帮助观众追求灵魂的丰富和内在的满足。中国的人口基数给了戏剧无限的空间,但目前戏剧艺术仍是“大众中的小众”品类。王可然老师表示,戏剧和电影在经典时代曾经历过蜜月期,技术、工业和强大的票房支撑起了电影的企图心,戏剧需要摆脱传统经典对原本叙事手法的制约,放低自己对观众娱乐需求的探索层级,进一步推动戏剧观众大众化发展。

田卉群老师谈到,电影比造型艺术的流动性更强,它在空间艺术之外增加了时间的流动因素,并在早期从具有戏剧性、叙事性的文学和戏剧中汲取了很多养分。但在先锋电影出现后,电影开始强调影像这一媒介特质,电影和戏剧从“蜜月期”走向了“离婚”。

在张越老师看来,电影在离开戏剧手段后借助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自我革新,在挣扎和努力后获得了超越戏剧的感染力,而戏剧的力量感和魅力同样是电影无法取代的。电影和戏剧就在这场“劳动竞赛”中共同促进、一同发展。

北京国际电影节·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隆重推出跨界对话沙龙活动,邀请来自文学界、戏剧界、电影界的著名学者与业界专家,以电影与文学、电影与戏剧为主题共同展开跨学科、跨领域的对话,在深度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,从独特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电影与文学、电影与戏剧之间的关系,助推电影学术与实践的发展。

跨界对话沙龙活动圆满结束,期待明年春暖花开时,与您再次相会。